1. 主页 > 交通出行

底层互害:为什么越弱势的人,越喜欢互相折磨?

  鲁迅的预言:底层之恶,百年未变。1926年,鲁迅在《坟·灯下漫笔》中写道:“中国人向来有点自大——只可惜没有‘个人的自大’,都是‘合群的自大’……他们自己被人凌虐,但也可以凌虐别人。”这段话精准预言了一个百年未解的社会现象——底层互害。保安为难外卖员,因为这是他唯一的“权力展示”机会;环卫工驱赶拾荒者,因为垃圾桶是他的“领地”;小贩为抢摊位大打出手,因为那方寸之地是他的全部生计。他们不敢反抗真正的压迫者,却对同样弱势的同类极尽刁难。

  底层互害的三大根源。权力代偿:从上层失去的尊严,从同类身上找回。一个保安,在业主和物业面前唯唯诺诺,却对外卖员百般刁难;一个城管协管员,在领导面前战战兢兢,却对小贩凶神恶煞。为什么?因为他们在真正的权力面前毫无反抗能力,只能通过欺负更弱者来获得“我也是有权力的人”的幻觉。资源匮乏下的零和博弈:底层社会的资源极其有限,多一个人分羹,自己就少一口饭。菜市场的摊位只有那么多,你占了,我就没地方摆;垃圾桶里的废品值钱,你捡了,我就少赚;外卖员抢单快一秒,你可能今天就白跑。在生存压力下,底层之间的竞争不是“共赢”,而是“你死我活”。被驯化的“奴隶思维”:长期被压迫的人,往往会把压迫视为理所当然,甚至主动维护压迫体系。工头克扣工资,工人不敢反抗,却会排挤那个“不服管”的同事;贫困户名额有限,村民不去质疑分配制度,而是互相举报“他家比我家富”。他们恨的不是不公平,而是“为什么占便宜的不是我”?

  底层互害的社会代价。弱者更弱——内耗让底层无法团结,永远被各个击破。恶性循环——互害文化代代相传,穷人越来越难翻身。社会撕裂——底层之间的仇恨,比阶层对立更隐蔽,也更难化解。

  如何打破底层互害的困局?提高底层议价权——工会、行业协会等组织能让弱者抱团,避免被分化。拓宽生存空间——减少行政管制,让摆摊、废品回收等“边缘生计”合法化。教育唤醒——让底层明白“互害”的根源是制度,而非彼此。

  弱者挥刀,只会砍向更弱者。鲁迅曾说:“勇者愤怒,抽刃向更强者;怯者愤怒,却抽刃向更弱者。”底层互害的本质,是被压迫者的自我消耗。当一个人长期生活在绝望中,他的愤怒往往不敢向上爆发,而是转向身边的同类。要改变这一点,不能只靠道德谴责,而要靠制度保障——只有当弱者不必为生存而互相撕咬时,人性才可能回归光明。(杭州余杭:王怀海)

关注【高速宝】微信公众号

版权声明:本站所发布信息均整理自互联网具有公开性、共享性的信息,发布此信息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,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24小时内更正、删除。投诉举报:admin#chuanshi.cn(#替换成@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