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卑感:领导者的隐秘资产
台湾旺旺集团蔡衍明先生拒绝其子蔡绍中读大学,其理由颇为独特——这位父亲竟希望儿子在未来的博士团队面前“有些事输给人家”,存一点自卑感。这用意实为一种别样期许:惟其如此,才能对专才保持谦卑,悉心倾听。
这种安排,实则暗藏一种深邃的智慧。今日精英教育往往致力于制造“无懈可击”的领导者,殊不知“完美”有时恰是隔绝心扉的冰冷高墙。蔡衍明之策,竟是在孩子人格中主动凿刻下一道“留白”——这道留白并非无能,而是为容纳他人卓越刻意留出的空间。它使领导者与人才之间产生一种微妙的张力:自卑感仿佛无形之手,将领导者推向俯身倾听的位置;而那份谦卑,又最终化作吸引群贤汇聚的温暖磁石。
这种“留白”策略,实为组织生态之妙招。最高明的权威,有时竟需以某种“残缺”为底座——一个样样皆通、无懈可击的领袖,容易在无形中扼杀团队的生机。当领导者坦然承认自身知识疆域之外的世界,那空出的位置便自然成了众智汇流之所;此时的自卑感,竟悄然转化为凝聚人心的磁石。蔡衍明不让孩子成为“博士老板”,正是深谙此道——与其让才华在“完美”的阴影下凋零,不如以谦卑为容器,盛装八方智慧。
这一种“留白”,非为缺憾,而是为他人卓越预留的席位,为团队光芒主动退让的舞台。那一点自卑感,是领导者为团队预留的氧气,是让智慧得以自由呼吸的缝隙。
此中深意,岂止于领导艺术?在追逐全能全知的时代,懂得在何处主动“留白”,让渡空间,或许正是为更辽阔的共生世界悄悄开启了一扇门。(杭州余杭:王怀海)
版权声明:本站所发布信息均整理自互联网具有公开性、共享性的信息,发布此信息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,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24小时内更正、删除。投诉举报:admin#chuanshi.cn(#替换成@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