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不动心
人常道"不动心"三字,而世上真能不动心者,几稀矣。我见过许多人在情场中跌打滚爬,伤痕累累之后,便竖起"不动心"的旗帜,以为自此可以刀枪不入。殊不知,这"不动心"的宣言,往往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心动罢了。
今之女子,被人冠以"人精"、"白眼貔貅"、"负义候"、"钱痨"诸般名号,仿佛她们天生便是来人间搜刮男子钱财与情感的盗匪。而男子们吃了亏,便如丧家之犬般逃回巢穴,舔着伤口,发着毒誓,从此要"动什么也绝不动心"。这情景,倒叫人想起那被火灼伤的孩子,从此见灯也要吹灭的固执。
伊初遇一女子,也是神魂颠倒,将积蓄化作鲜花美馔,尽数供奉于伊人脚下。那女子倒也来者不拒,笑纳了这许多殷勤。待到伊囊中羞涩,女子的笑容便如秋后的扇子,不知藏到哪里去了。伊这才恍然大悟,原来自己不过是她鱼塘中一尾不甚肥美的鱼罢了。
于是伊便发狠,要学那"不动心"的功夫。他将自己的心裹上一层又一层的茧,以为如此便可百毒不侵。他冷眼旁观他人的悲欢离合,嘴角挂着洞悉一切的微笑。他计算着每一次约会的成本效益,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。他以为这便是"不动心"的真谛——将情感兑换成数字,将人心解析为公式。
然而我观之,这哪里是不动心,分明是另一种形式的心动。他每遇到一个女子,首先想到的不是情意相投,而是"此人是否会负我";不是两情相悦,而是"此番投资能否回本"。他的心不曾静止,只是在恐惧与算计中疯狂跳动罢了。
古之真人,其寝不梦,其觉无忧。真正的不动心,是不为外物所扰,不为得失所困,行其所当行,止其所当止。不是刻意回避情感,而是不被情感所奴役;不是拒绝付出,而是不计较回报。如庄子所言:"至人之用心若镜,不将不迎,应而不藏。"镜不拒绝外物,也不挽留影像,这才是真不动心。
而今人所谓的不动心,不过是另一种执著。执著于不受伤害,执著于不吃亏,执著于保持那点可怜的自尊。这种执著,比之情爱更为顽固,更难解脱。它将人囚禁在自我构建的牢笼中,看似安全,实则窒息。
伊后来果然再未动心,却也再未真正活过。他将自己活成了一座行走的墓碑,上面刻着"此处埋葬着一颗曾经跳动的心"。他以为这是胜利,我却看到了彻底的败北。
人生在世,动心何妨?被负又何惧?心之所以为心,正因其能跳动,能破碎,能愈合,能再次跳动。宁可做那伤痕累累的活人,也不要做那完美无缺的雕像。
不动心者,非心不动也,乃动而不滞也。(杭州余杭:王怀海)
版权声明:本站所发布信息均整理自互联网具有公开性、共享性的信息,发布此信息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,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24小时内更正、删除。投诉举报:admin#chuanshi.cn(#替换成@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