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主页 > 交通出行

  "千金买房,万金买邻。"这话是陈先生常常挂在嘴边的。他新近在城东置了一处宅子,三进三出,很是体面。买房时,他特意打听了四邻八舍的底细,左邻是退休的中学教员,右舍是银行里的科长,对门住着一位不大不小的官。陈先生很满意,以为得了好邻舍,便是得了半世清静。

  搬入新居的头一个月,倒也相安无事。陈先生每每遇见邻人,必点头微笑,显出十二分的和气。那教员见了他,便谈些诗词歌赋;科长则好论经济大势;至于对门的官,话不多,却每句都点在要害上。陈先生暗自庆幸,这万金的邻舍,果然值得。

  不料第二个月头上,对门忽然大兴土木,凿壁打洞,闹得鸡犬不宁。陈先生忍耐了几日,终于前去探问。原来那官升了职,要将宅子改造得与身份相称。从此锤凿声不绝于耳,更兼工匠进出,踏坏了陈先生门前的花草。陈先生心中不悦,却也只得隐忍。

  右舍的科长闻得风声,便来献计:"何不联合其他住户,共同抵制?"陈先生踌躇道:"大家都是体面人,撕破脸皮总不好看。"科长笑道:"体面人最怕不体面。"于是拟了一纸诉状,列数施工扰民之害,各家签字,呈递上去。果然不出三日,对门便偃旗息鼓。

  陈先生正自欢喜,忽闻左邻的教员病倒了。打听之下,才知是夜间被施工声惊扰,久不成眠,终至不支。陈先生前去探望,见那教员面色蜡黄,躺在床上,犹自握着一本《唐诗三百首》。教员苦笑道:"早知如此,不如当初住在那市井小巷,虽嘈杂些,倒有几分人情味。"

  陈先生默然。他想起旧居的邻人,是个卖豆腐的,每日天不亮就起来磨豆子,声音虽大,却总不忘给各家送上一碗热豆浆。那豆浆的滋味,如今竟记不真切了。

  对门的工程停了半月,又悄悄开始了。这次动静小了许多,只在白日里做些轻省的活计。陈先生也不再说什么。他渐渐明白,在这高楼深院里,所谓的"万金买邻",不过是买一个相安无事的假象罢了。

  冬日里,教员的病越发重了。临终前,他将那本翻烂的《唐诗三百首》赠予陈先生,内中夹着一张纸条,上书:"远亲不如近邻,近邻不如对门。"陈先生看了,不知是何意味,只觉得心里空落落的,像是缺了什么东西。

  来年春天,陈先生卖掉了城东的宅子,搬去了城南的一处小院。那里没有教员,没有科长,也没有官。只有一个卖早点的老汉,每日清晨吆喝着"热乎的包子哎——",声音洪亮,穿透晨雾,直钻进人的梦里去。(杭州余杭:王怀海)

关注【高速宝】微信公众号

版权声明:本站所发布信息均整理自互联网具有公开性、共享性的信息,发布此信息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,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24小时内更正、删除。投诉举报:admin#chuanshi.cn(#替换成@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