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主页 > 交通出行

白酒上位史:七十年戏精,一朝成“国粹”

  千年传承?一场精心编排的戏。“千年酒窖”“古法酿造”……白酒广告总爱把故事往远古扯,但真相是,白酒的流行压根没几集剧情。蒸馏技术元代才从西域传来,古人连白酒啥味儿都没闻过。李白“斗酒诗百篇”喝的是低度黄酒,苏轼“把酒问青天”举杯的是糯米甜酿,就连《清明上河图》里市井飘香的也是发酵酒。白酒真正登上餐桌C位,不过是近几十年的事。所谓“千年传承”,不过是资本为卖货编造的华丽戏服。

  黄酒退位,白酒上位的真相。明清到民国,宴席上的主角一直是黄酒。白酒能逆袭,全靠“时势造英雄”。新中国成立初期粮食紧缺,白酒因耗粮少、度数高、易保存,被推上舞台。高度酒刺激性强,一口下去瞬间暖身解乏,成了底层劳动人民的“性价比之选”。文人雅士慢品黄酒吟诗作对,农夫纤夫猛灌白酒缓解疲劳——本是两个世界的饮品,却因时代需求硬被调换角色。

  扭曲的酒桌,权力的“服从性测试”。如今的白酒文化,早已变味成权力游戏的工具。“不喝就是看不起我”“感情深一口闷”,劝酒话术捆绑情感,灌酒行为成了服从性测试。酒桌上,人们用伤害身体证明诚意,用自虐展示忠诚。本是交流情感的媒介,却沦为压迫与控制的帮凶。当喝酒等于自残,敬酒变成胁迫,是时候清醒提问:这杯中的“文化”,究竟是谁的耻辱?(杭州余杭:王怀海)

关注【高速宝】微信公众号

版权声明:本站所发布信息均整理自互联网具有公开性、共享性的信息,发布此信息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注明出处,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24小时内更正、删除。投诉举报:admin#chuanshi.cn(#替换成@)